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府信息公开 > 法定主动公开内容 > 统计分析 > 全市统计分析
随州:粮食增产茶果丰 提质增效稳转型 发布日期:2019-01-21 10:43 信息来源: 编辑:随州市统计局 审核: 胡欢 字号:[ ]

  2018年以来,全市上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特色产业增长极的打造,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态势,生产形势总体好于上年。预计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6亿元,增长4%左右。

  一、全年农村经济运行情况

  (一)粮食喜获丰收

  克服冬春季节暴雪灾害和夏季持续高温干旱,全年粮食实现了稳定增长。粮食总播种面积达到341.71万亩,总产量达到152.19万吨,同比分别增4.4%、4.6%,是近三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。其中,夏粮产量25.31万吨,持平略减。秋粮产量126.88万吨,同比增5.8%。从种植结构看,依然是以谷物为主,豆类、薯类为辅,三者占比分别是98.7%、0.2%和1.1%。实现丰产主要得益于中稻的丰产,其占全年粮食产量比重达到79.1%,中稻总产120.4万吨,同比增5.5%。

  (二)蔬果茶实现丰产

  预计全年蔬菜及食用菌面积达到57.08万亩,总产达到152.29万吨,同比分别增3%、3.9%。其中设施蔬菜生产面积6.2万亩,泡泡青、白萝卜、大蒜等特色作物面积扩大1.3万亩,香菇生产规模达到1.89亿袋;预计水果总产量达到30.66万吨,同比增3.8%。水果采摘面积24.7万亩,同比增0.2万亩,其中桃树面积12.1万亩,葡萄面积2.7万亩,蓝莓1.5万亩;预计全市茶叶总产量3137吨,同比增4.8%。年末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1.25万亩,新增茶园基地1000多亩,改造老旧茶园2000多亩。

  (三)畜禽提档升级

  预计全年生猪、牛、羊、禽出栏(笼)204万头、6.5万头、44万只和6110万只,同比分别增2%、持平、0.2%和3.8%。畜禽养殖以绿色生态和规模养殖为发展方向。生猪养殖方面,以集团规模养殖为主,广水中粮集团和新光集团从五月份开始增加产能,规模逐步扩大,全年出栏超过20万头,但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,生猪不能外调,无法输送回总部,而且价格有所下滑,近期在成本线6元左右徘徊,效益受到影响。牛羊养殖方面,全市启动新一轮的退耕还草,面积新增5100亩;引进湖北绿牛生态有限公司在广水新建千头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,有望明年投产。

  (四)水产提质增效

  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达8.37万吨,同增4.4%。今年全面取缔了水库网箱养殖和大中型水库高产养鱼,大量水产及时捕捞,清箱还库。市鱼苗生产突破20亿尾达21亿尾,同比增长10.5%。全市水产放养面积48万亩,比上年减2%;稻田综合种养10.65万亩,比上年增36.5%;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。在稳定发展草鱼、鳊鱼、鲫鱼、鳙鱼、鲢鱼等大宗水产品的同时,大力发展小龙虾、泥鳅、黄颡鱼、中华鳖等优势特色水产品种,效益增加,渔民年人均纯收入17570元,比上年增6%。

  二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
  (一)粮食种植收益低,种植积极性不高。虽然粮食增产,但粮食生产效益总体下降,主要原因是今年秋粮收购价偏低造成,其中中稻市价仅2元/公斤,且近期形势走高可能性较低,与近年相比,降低3成左右,导致粮食增产不增收。加之,粮食市场保护价政策的取消,粮补资金的逐年递减,农民积极性进一步降低。

  (二)青壮劳动力外出多,种植人手不足。随着城镇化率的推进,农村人力资源继续向城镇转移,农村凋敝现象未能有效得到控制。十九大以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,乡村整理出了不少可以种田的土地。但是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妇孺,无人种植的问题比较突出。受收益问题和人力问题双重影响,导致秋冬播冬闲田数量仍然偏大,粮食稳定存在隐忧。

  (三)非洲猪瘟病扩散,生猪养殖不佳。受非洲猪瘟影响,今年生猪市场一直不景气。随州市生猪调出大县,但是因疫情影响,生猪无法外调,只能在本地消化,使得价格一路走低,在成本线附近徘徊,养殖处于亏损状态。虽然近期有小幅回升,但是整体情况仍不理想。部分散养户已经无力支持选择清栏,规模养殖的企业虽生产未受大的影响,但收益影响较大。

  三、意见建议

  (一)抓生产重点促粮食稳定。小麦生产的收益太低是不争的事实,农户种植还是以利益为导向。因此为保证粮食稳定重点的是抓好在粮食中占80%产量的中稻生产,在春夏播时期必须确保中稻种满种足,不留一块闲田。而在秋冬播种植中,可以加大豆类和薯类的种植面积,减少空闲田比例。

  (二)以特色养殖促农民增收。与传统农业产品收益情况不佳的相对比的是大棚蔬菜、稻田养虾等新型种植收入效益可观,只要技术上过关,一亩大棚蔬菜的年收入在5--7万,而小龙虾的需求一直非常旺盛,在利益驱动下,利用土地进行特色种养已经逐步发展成一种趋势。若要发展成产业,当地政府和农技部门应该加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技术培训,帮助农户更好的进行特色养殖创业。

  (三)扩休闲农业促经济转型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,绿色生态发展是农业发展的目标。休闲观光农业满足这些需求,大力发展休闲农业,建设一批特色小镇、美丽乡村,打造田园综合体,实现从一产业的种植、养殖,到二产业的农产品加工,再到三产业的农业服务的深度融合,带动农民致富、农业增效、农村发展。

附件:    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