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,微信公众号“湖北日报”报道了湖北省委副书记、代省长王晓东以电影《我不是潘金莲》中的剧情举例,五问“为什么”,警醒大家:“要敢担当、真担当、善担当,做敢为善为有为的好干部。学习了这篇文章后,我深有体会,感触颇深,不禁问自己:对于我们统计干部来说,什么是担当?
顺境逆境看胸襟,大事难事看担当。担当是一种意识和责任,担当是一种精神和勇气,担当是一种能力和本领。通过这一年多来的工作历练,我开始明白作为一名统计系统的干部,如何真正做到勇于担当,砥砺前行。
一、勤于学习,苦练内功,做到“能”担当。“打铁还需自身硬,铁肩才能担道义”。担当背后是品格、是境界、是能力、是修养。只有加强学习修养,注重实践锻炼,砥砺意志品格,才会有敢于担当的自觉、善于担当的本领。 “艺高人胆大”,有了硬本领才能真担当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,“三新”经济快速发展,为统计调查工作提出了新课题,同时也带来重重困难。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,准确把握新规律,积极破解新难题,这就要求我们下大气力苦练内功,提升履职尽责能力。树立终身学习意识,始终把自己摆在一个小学生的位置,勤学习、勤思考、勤研究,善于在交流中汲取,勤于在实践中探索。着力提高统计分析能力、数据核查能力、趋势预判能力,增强“赶考意识”,才能够有效克服“本领恐慌”“能力危机”,补短板破难题,在困难面前才能够言之有物、行之有效。
二、正视矛盾,迎难而上,做到“敢”担当。就是要做到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,面对数据质量问题敢于核查,坚守一个统计人应有的信仰和立场;就是要做到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、顶得上去,遇到矛盾不怕事,碰到问题不回避,有逢山开路、遇河架桥的精神,有明知山有虎、偏向虎山行的劲头。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,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。担当精神决定着我们职责的履行、作用的发挥、贡献的大小。作为我们统计系统的干部要坚持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,拿出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,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,不以任何借口导致服务缺位,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,做好该做的工作,真正做到责任上身、工作上心,扫尽门前雪,种好自留地,撸起袖子加油干。
三、转变作风,求真务实,做到“善”担当。担当是工作责任,在其位就要谋其政,任其职就要尽其责。在工作中必须做到拧紧责任链条,抓住关键环节,把工作做实做细。如今,中央深改组通过的《意见》即将正式下发,当前统计工作面临新形势,现实有了新挑战,人民有了新期待。该如何写好大国统计的“答卷”,我认为统计人要始终心存敬畏、手握戒尺,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,清清白白做人,干干净净做事。不论是开展统计专项调查,还是参与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,都要恪守统计职业道德,认真调查、如实填报、严格审核,把好数据质量大关。将视线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、热点和难点上,抓住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深入一线调查,掌握第一手资料,加强统计调查数据的深挖掘和经济态势的研判能力。真正做到全面详实的反映问题,说百姓的心声、做政府的智囊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