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州市今年秋粮前期长势良好,但在收获期间遭遇了多次的暴雨及大风天气,使得部分区域即秋粮特别是中稻出现了倒伏现象,对秋粮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。为全面摸清今年秋粮收购的真实情况,我们通过走访中储粮、收购企业、种粮大户以及农户的调研掌握了一手资料,具体情况如下:
一、秋粮收购的基本情况
自9月28日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以来,全市秋粮收购工作平稳推进,市场井然。全市共获批39个托市收购库点,其中委托29个,中储粮租仓32个。截止11月16日,累计收购62万吨,同比下降12.8%,其中2017年新稻35万吨。政策性粮食方面,随州主要收购中稻为主,玉米非常少,粮库历史库存粮250万吨。今年全市共有39个中储粮收购点,其中随县23个、广水9个、曾都区5个,开放了36个,目前共收购中稻8万吨,同比下降70%。其中:四级品4.5万吨,三级品3.5万吨。
二、秋粮收购价格变化情况
国家今年下调了中稻收购价格,三级品1.36元/斤,四级品1.34元/斤,与去年相比均下降了2分。市场价品质较好的基本在1.3-1.32元/斤之间,和政策性价格非常接近,由于气候影响今年四级品的比重较高。品质略差一点的收购价在1.27元/斤,而作为饲料售卖的中稻价格在0.85-0.9元/斤。玉米市场收购价为0.85元每斤,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
三、秋粮收购资金兑现情况
收购政策宣传和监管到位,秋粮收购资金到位较好,基本杜绝了打白条的情况。政策性粮食直接采用一卡通支付,三个工作日内到账。加工企业收购的粮食资金也大多数都及时兑付给农民,也有极少数与种植户达成协议,晚兑付两个月,但是会适当提高兑付的价格。
各收购点张贴《关于规范收粮售粮行为的公告》,发放《告售粮农民书》,公布投诉举报电话。引导粮食经纪人增强“不打白条”意识,引导售粮农民增强“一手粮、一手钱”的维权意识,如发现企业有拖欠粮款情况,及时终止售粮行为,同时向相关部门举报,杜绝“打白条”,保证售粮农民利益不受侵害。
四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(一)政策性粮食收购进度明显低于往年。目前中储粮共收购中稻8万吨,同比下降70%。造成收购量下降的主要原因:一是中稻品质较往年有所下降。受九月底十月初的长期大风阴雨天气,部分地区中稻倒伏无法收购,部分没有办法及时晒干造成发霉,影响中稻品质,而政策性粮食对品质要求高,很多农户为避免收购不成功放弃了到收购点收购的想法。二是市场价与托市价相差不大。今年市场收购价格在1.3-1.32元/斤,与托市价格相差不大,由于今年品质普遍不高,多为四级品,托市收购价格也仅为1.34元/斤,但是去杂后与市场价格相差无几,而且相对收购距离近,收购要求低,是农户的较好的选择。三是农民自留好品质粮食。现在农户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,今年由于气候原因好品质的粮食较往年少,农户很多自留使用。
(二)种植规模盲目扩大。从调研情况看,种植面积在500-600亩左右的大户中稻收割基本都能适时播种适时收割,遭遇非正常天气也可以及时抢收。但是规模比较大的种植户,在播种的时候延误农时,遭遇非正常天气的时候,不能及时收割导致受灾减产,主要由于盲目扩大规模,而自身的生产力、管理能力与种植规模无法匹配。
(三)秋粮收获成本增加。一是收割费用增加。往年正常年景收割机费用是80-150元/亩不等,今年中稻出现倒伏和田块积水严重等问题,倒伏田块收割费用200-400元/亩不等,雨季抢收田块收割费用200元/亩左右,因倒伏田块对机器损害大,且收割速度慢,即使收割费用大幅上涨,还很难找到人和机器收割。二是烘干成本增加。由于今年连绵阴雨,晾晒无法在室外进行,如果不及时晾晒,会造成霉变、发芽等问题,部分有条件的农户进行了机械烘干,这样每斤将会增加3分左右的费用。如此算下来收购一亩中稻的价格比正常年份要增加200元左右的成本。
(四)秋冬播播种进度偏缓。一方面是由于小麦种植收益低,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。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气候影响部分农田积水严重,错过了播种的最佳时机。殷店镇泽民村10户农民表示今年秋冬播不种了,洪山镇朱集村意向种植面积49亩,比同期减少17.9亩,过去种植面积占比较高的新街镇墩子湾村意向种植面积75亩,比同期减少47亩。从种子公司了解的情况看,与往年同期比,小麦等种子销量不及往年的一半。
五、意见建议
(一)引导建立合理的烘干设施。今年受特殊天气影响,较多中稻都是因为没有及时晾晒干而造成了二次损失,若全市均衡分布烘干设施,可以大大减少这类损失。
(二)支持开展多渠道市场收购。启动政策性粮食收购保障政策性粮食兜底收购的情况下,鼓励粮食企业多收购贸易粮。目前,贸易粮收购企业水分、杂质、价格控制较为灵活,部分企业让利于民,提高农户售粮积极性。
(三)加大粮食收购监管力度。维护市场收购秩序,督促各收购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收购,杜绝打白条的情况,确保种粮农民利益不受损失。
(四)适当给予收购补贴。可以根据受灾情况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或补贴,保护农民和种植户的收益少受亏损。对种植户多给予一些政策、资金上的支持,特别对有些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种植大户,面积在100亩左右的,适当给予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其发展壮大。
(五)加大农田秋冬播指导。对于错过小麦最佳播种期的农田,建议农技服务专业人员要给出合理化建议,因地制宜,改种其他品种,将损失降到最低。
(六)加大粮库去库存力度。要加强托市收购点库存管理,加大督办检查力度,做好陈粮拍卖及新粮置换工作,盘活库存,为明年粮食收购留足仓容,同时坚决打击陈粮库存以新粮转手卖回存储仓库的不法行为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